根據台灣陶瓷工業同業公會的《磁磚工程施工指南》指出,中華民國國家標準 (CNS) 界定磁磚之吸水率可以由低而高分為四類:
一、1A(石英質,吸水率0.5%以下)。
二、1B(石英質,吸水率超過0.5%低於3%以下)。
三、2(石質,吸水率3%<E<=6%)。
四、3(陶質,吸水率10%<E<18%)。
這項指標的意義在於,吸水率越低的磁磚之本體密度較高,而分為四類則是為了方便民眾在工程施作時能有標準得以依循,進而達到因材施作的目的,讓磚材能夠使用得更持久與恰當。本期百信專欄將帶讀者初探磁磚吸水率的門道,為各位歸納整理各類別的特色與適用範圍。
四類三材質,門道報你知
承前所述,國內將磁磚吸水率分為四類,但其實四類中我們可以歸納為三種材質:陶質、石質、石英質(第1類)。
陶質磚為三種中吸水率最高的,燒製溫度多在1,000度上下,因爲尚未「瓷化」所以密度也比較低,使用於室外則容易受到天候、氣溫、濕度等影響產生龜裂。石質磚的吸水率介於三種之中,其坯土需經過1,100~1,200度的高溫燒製,因而它的密度也較高一點,吸水率比陶質磚低了不少。
磁磚中密度最高、吸水率最低的非「石英質磚」莫屬,它又稱為「石英磚」,因為經過1,300度以上的高溫燒製,因此密度高,吸水率可低於0.5%,是耐磨、抗潮濕的首選。
磁磚中密度最高、吸水率最低的為「石英磚」,是耐磨、抗潮濕的首選
因材來施作,磁磚好運用
在實作面上來看,吸水率確實是我們運用磚材時的考量。例如由於陶質磚的吸水率較高,不適用於室外,但只要用於環境影響因子較低的室內就可以避免變質損壞的風險。倘若消費者有鍾意的款式亦可考慮與專業人員諮詢施作。此外密度較高的石質磚,吸水率雖然較低,施作時也應考慮環境、氣候及用途等因素,方可減低日後維護修繕問題的發生機率。
我們常聽見的石英磚即是瓷質磚的一種,相對於陶質或石質磚而言其吸水率最低,它表面耐磨、耐刮的高硬度屬性以及表面易清潔等特性,是許多家戶及商辦的地坪、外牆及戶外弄間的鋪設主要選項。
然而部分品項正因其表面光滑,也較不常推薦使用於浴室等潮濕的空間,因此一般來說這類品項也必須考量其防滑係數、使用場域來運用。若要選擇該類磚材做為溼滑場域的地坪,高密度石英磚且擁有相對粗糙質地,不僅具備低吸水率、耐用的優點,也具有一定的美觀、防滑效果。
石英磚因具備低吸水率、耐用的優點,也非常適合用作戶外空間的地坪
百信磚精,嚴選用心
磁磚吸水率是我們選擇磚材時的一項重要指標,不僅決定了磁磚的使用壽命與安全性,也讓業主與設計師們能夠依循著一定的標準作出適當空間配置。本期百信專欄透過數據化的歸納整理,為各位介紹了我國磁磚吸水率的四類標準、三種材質,以及簡介了其適用範圍。
若是民眾有相關問題,歡迎至全台百信門市體驗,現場均有專員為您介紹不同磚材的特性以及適合運用情境,也建構了不同場域的示意環境提供參酌,期許提供市場更多元的選擇。實地觸碰,親身感受,百信磚精,嚴選用心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