近年全球吹起了一股「永續」風,各個產業都開始注意與之相對應的永續規範(SDGs,2030永續發展目標),包含17項核心目標、169項細項目標、230項指標。這些標的其實都基於人類的「食、衣、住、行、育、樂」開展,最終收斂至彼此未來生存價值之上,因此如何從生活上實踐此道成了重要課題,與此息息相關的,便是我們日常起居的場域。在台灣,從公共空間到私人住宅也開始蓋起一棟棟的「綠建築」,為的便是給下一代更舒心完善的居住空間。本期百信專欄將帶各位一窺綠建築的標準、範例,並與讀者分享什麼樣的建材適用於此類建築,一同打造永續生活的空間。
綠建築的定義
綠建築是指在建築生命週期中(由建材生產到建築物規劃、設計、施工、使用、管理及拆除之一系列過程),消耗最少地球資源,使用最少能源及製造最少廢棄物的建築物。根據國立中央大學營建管理研究所的《工程認證—綠建築九大指標》指出,綠建築應當符合「生態、節能、減廢、健康」等定義,只要符合相關標準,就可申請綠建築標章,而這類的建案都享有省電、省水、省錢、健康的實質好處。
台灣有哪些綠建築
台灣最元老級的綠建築就是台北101,它除了是台灣最高的摩天大樓之外,在2011、2016年更獲得美國綠建築協會所頒發的能源與環境設計領導力(LEED)白金級認證。不論是節電、節水,或是利用風阻尼器與強風共存,都是綠建築界的最高標準。
此外,由日本建築大師隈研吾打造的星巴克洄瀾門市,是亞洲首間貨櫃咖啡廳,以獨特的工法維持貨櫃屋內的溫度涼爽,成為著名的綠建築景點;座落於嘉義的故宮南院,則榮獲「鑽石級綠建築」和「鑽石級智慧建築」,園區特有的防洪、生態保育造景,完美展現與生態共存的指標。最後,台東大學圖書館、北投溫泉圖書館、淡水雲門劇場等空間也是百花齊放的綠建築代表。
綠建築該使用什麼建材
用於綠建築之建材我們可統稱為「綠建材」,其在相應規範上有嚴謹的限制,根據內政部營建署《建築技術規則建築設計施工篇》第17章指出,綠建材之室內裝修材料及樓地板面材料使用率應達到裝修總面積30%。
然而何謂綠建材呢?國際材料科學研究會表示,綠建材是指在原料採取、產品製造、應用過程和使用以後的再生利用循環中,對地球環境負荷最小、對人類身體健康無害的材料,稱為綠建材。可歸納為以下幾種特性:再使用 (Reuse)、再循環 (Recycle)、廢棄物減量 (Reduce)、低污染 (Lowemission aterials)。亦即「3R1L」的指標。
百信嚴選,永續同行
放眼國際建材日益重視多項永續發展指標,百信建材領先同業,多年來與許多專業優質大廠(如義大利ABK / FLAVIKER Ceramiche、Tagina、西班牙Livingceramics等)配合,除在產品上提供高品質的穩定來源及最新且多樣的設計款式,更要為地球創造出有利於人們生活的永續環境。
若是民眾有相關問題,歡迎至全台百信門市體驗,現場均有專員為您介紹不同磚材的特性以及適合運用情境,也建構了不同場域的示意環境提供參酌,期許提供市場更多元的選擇。實地觸碰,親身感受,百信嚴選,永續同行。